云南朔铭电力工程
朔于滇 铭天下
来源: 时间:2025-08-26 16:53:04 浏览次数:
暴雨极端天气可能引发杆塔基础冲刷、导线覆冰(伴随低温时)、树障倒伏、绝缘子闪络等故障,甚至导致线路跳闸或倒塔,因此输电线路运维需提前开展 “防冲刷、清障碍、固设备、强监测” 四类前置防护准备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基础防护:重点加固杆塔与接地,抵御雨水冲刷
杆塔基础是线路稳定的核心,暴雨易导致土壤流失、基础裸露或沉降,需针对性加固:
排查并加固基础隐患:提前对山区、河岸、低洼地带的杆塔基础进行逐一检查,对存在基础裸露、裂缝、边坡溜塌风险的杆塔,采取 “砌护坡、填沙袋、打木桩” 等措施 —— 例如在基础周围堆砌混凝土预制块或沙袋,形成挡水屏障,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土壤;对软土地基的杆塔,可临时增设地锚或拉线,增强抗倾覆能力。
清理排水通道:疏通杆塔基础周边的排水沟、截水沟,确保雨水能快速排走,避免基础被积水浸泡;对位于地势低洼处的杆塔,必要时搭建临时排水泵,防止积水倒灌淹泡基础。
检查接地系统:暴雨会降低土壤电阻率,可能影响接地装置性能,需提前测试杆塔接地电阻(确保符合≤10Ω 的规范要求),对接地电阻超标的杆塔,补充敷设接地极或更换降阻剂,避免雷击时因接地不良导致绝缘子闪络。
二、通道清理:提前清除树障与杂物,避免倒压线路
暴雨常伴随强风,线路走廊内的超高树木、广告牌、临时搭建物等易倒伏,可能撞击导线或杆塔,需提前清理通道隐患:
紧急清砍高风险树障:对线路走廊内(尤其是距导线水平距离<5 米、垂直距离<3 米)的超高树木、枯树、病弱树,优先安排清砍或修剪,重点清理山区风口、河岸沿线的树木,避免强风 + 暴雨导致树木倒伏压断导线。
排查移除漂浮物与障碍物:清理线路下方及周边的塑料薄膜、广告牌、临时搭建的彩钢棚等轻质杂物,防止暴雨伴随的强风将其吹起挂在导线上,造成线路短路;对线路跨越的河流、鱼塘,提前告知周边农户移除水面漂浮的渔网、水草,避免杂物缠绕导线。
标记危险区域:对线路走廊内的低洼地段、易积水区域、滑坡隐患点,设置警示标识,并记录坐标,便于暴雨后快速定位排查。
三、设备检修:紧固关键部件,预防雨水引发故障
雨水渗入或浸泡易导致输电线路设备(如绝缘子、金具、导线)性能失效,需提前检查并防护:
绝缘子防闪络处理:绝缘子表面附着的污垢(如灰尘、工业粉尘)遇雨水会形成导电通道,引发闪络跳闸。需提前对污秽严重区域(如工业区、矿区附近)的绝缘子进行清扫(人工或机械清扫),对老化、破损的绝缘子及时更换;必要时在绝缘子表面涂刷防污闪涂料,增强抗雨水导电能力。
紧固金具与密封设备:检查杆塔上的导线线夹、绝缘子串金具、避雷器接线端子等连接部位,重新紧固松动的螺栓,防止暴雨冲刷导致金具脱落;对配电箱、电缆终端头等密封设备,更换老化的密封圈,涂抹防水胶,避免雨水渗入内部造成短路。
检查导线与地线状态:排查导线是否存在断股、磨损,地线(避雷线)是否存在锈蚀、接头松动,对隐患部位提前处理;对跨越公路、铁路的导线,检查其弧垂是否正常,防止暴雨后土壤沉降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足,引发安全事故。
四、监测与应急:强化预警联动,备好抢修资源
提前做好监测预警与应急准备,确保暴雨期间能快速响应故障:
启动实时监测预警:将线路沿线的在线监测设备(如杆塔倾斜监测仪、导线覆冰监测仪、视频监控摄像头)调整为 “24 小时高频监测模式”,实时传输数据至运维中心;同时与气象部门联动,获取暴雨预警等级、影响范围、持续时间等信息,提前划分 “高风险线路段”,重点关注。
备足抢修物资与人员:按 “分片负责” 原则,在暴雨影响区域的运维站点储备应急物资 —— 包括备用杆塔、绝缘子、导线、沙袋、排水泵、照明设备等;组建应急抢修队伍,明确分工(如线路排查组、基础加固组、故障抢修组),并提前开展应急演练,确保暴雨后能第一时间出动。
制定线路停运预案:对暴雨风险极高的线路(如跨越重要交通枢纽、人口密集区的线路),提前制定 “预防性停运预案”—— 若气象部门发布红色暴雨预警,可临时停运线路,并通过电网调度调整供电方式,避免线路故障扩大化;同时提前告知重要用户(如医院、大型企业)做好备用电源切换准备。
朔于滇 铭天下
电话
18468186818
0871-63369002